ACT睡眠公社的统计显示,成功失眠自救的朋友中有41%提及曾经陷入“过高睡眠预期和强迫睡觉行为”的误区。
随便上网一搜,就能看到大量这样的文章:“五分钟快速入睡法”、“失眠快速入睡小技巧”、“七种方法调整入睡速度”等等。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用?在ACT睡眠公社的观点里:可以说有用,也可以说没用,甚至还可以说有负作用,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看待。
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意义不大
如果只是偶尔失眠几天的人,这些方法还是有用的,就像不小心割到了手贴个创口贴也就没事了。如果是已经陷入失眠恶性循环的人,执着于这些方法通常作用不大甚至有负效果,正如《我们的失眠为什么会恶性循环》所言,这些朋友的根本问题是面对失眠时的“过度关注”“负性情绪”“挣扎行为”,单纯头疼医头的贴个创口贴是很难起到效果的。
执着入睡速度=变相强化失眠恐惧
正如《避免执着于立竿见影的睡眠技巧的误区》所言,所有对技巧的“执着”都包含着类似的动机“我很恐惧失眠,这些方法必须成功”,都是在变相强化失眠恐惧。就像我们举过的那个例子:我们给一个漏水的壶注水,一边通过睡眠技巧加水,一边强化失眠恐惧而漏水,如果漏的比加的还多就失去意义了。
更多“误区篇”文章:
- 避免过度关注睡眠的误区
- 避免一心想要摆脱失眠的误区
- 避免过度搜索失眠信息的误区
- 避免不停抱怨和倾诉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立竿见影的睡眠技巧的误区
- 避免想要走出失眠后再xxx的想法误区
- 避免执着于睡眠时长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入睡速度的误区
- 避免强迫自己睡觉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追求完美睡眠环境的误区
- 避免执着于恢复到从前的睡眠状态
- 避免认为自己整夜没睡的误区
- 避免半夜反复看时间的误区
- 避免刻意早上床准备睡觉的误区
- 避免刻意清晨赖床补眠的误区
- 避免白天寻找一切机会补眠的误区
- 避免刻意请假或辞职休养的误区
- 避免过度刷手机的误区
- 避免因为失眠而放弃爱好的误区
- 避免因为失眠而减少社交活动的误区
- 避免因为失眠而忽视亲朋好友的误区
- 避免假接纳和假放下的误区
- 避免过度担心容貌的误区
- 避免过度清闲,生活无所事事
ACT睡眠公社研究文章。创作者:老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imian.net.cn/43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