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休息,而非必须睡着

化解失眠其实核心就是要解决一个“怕”字,就是我们那种特别怕自己睡不好,怕自己失眠,或者怕自己进入焦虑状态。想要化解这种怕,需要重新认识休息和睡眠的关系。

睡觉是休息的一种方式,但并非唯一方式

睡觉作为一种本能,是人体获得休息的重要方式。就好比手机运行一段时间后,需要充电恢复电力一样,我们人体运行一段时间后,也需要通过休息去充电恢复精力。同时,人体恢复精力的方式并非只有睡觉这一种,比如“平静躺着”,“劳逸结合”,都是很好的休息方式。

平静躺着也是一种休息

当我们能在观念上认识到“平静躺着”也是一种休息时,睡不着时则多了一种选择。此时,便有机会放下强求自己睡着的执念,也便有机会化解“越想睡越焦虑,越焦虑越睡不着”的恶性循环。

当时我接受了一个观念,就是"我们需要的是休息,而不是睡眠",从心理上接受这个观念之后,一段时间内睡眠开始变得慢慢好转起来。

当时我就做了个实验。就是整个晚上平静的躺着,目标就是休息而不是追求睡眠。告诉自己,今天晚上能睡着就睡着,睡不着没关系,睡不着的话,我保持平静的躺着,不因此而产生焦虑。我做了几次实验,都睡着了。

一天当中,我只要平静的休息就可以应付我一天充实繁忙的工作和生活,这一点让我感觉到比较踏实,让我感觉像在沼泽地里边抓到了救命稻草,或者说像一个事故车辆在高速公路上,恢复了刹车一样,让我看到了好转的迹象,让我燃起了希望。那一段时间一个心态很重要,就是"知足"。我只要休息就可以了,不再奢望能睡着。偶尔大脑会告诉我,"如果能睡着多好!"这时候就是用到了我们现在练习的正念,就看到它,知道它存在就好,不予理会,不去做评价,认识到它仅仅是个想法,不要被他干扰,还是一如既往平静的接纳,告诉自己现在状态我能得到的是比较平静的休息

节选自《案例7411》

劳逸结合也是一种休息

我们的大脑是有不同的功能分区的,比如有负责运动的区域,负责视觉的区域,负责味觉的区域等等,也就是说的,我们的任何活动都只是一部分的脑区会活跃起来。而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劳逸结合是很好的休息方式,因为当我们更换活动时,新的脑区开始活跃,而刚才已经忙碌了一阵子的脑区便获得了休息。

当我们具备这样的观念后,我们便有机会把我们的生活安排的更丰富一些,比如运动,比如做美食、练字、手工、钓鱼等爱好。劳逸结合不但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休息,还因为有充实的事情可以做,减少了焦虑等情绪状态。

休息是多方面的,不一定非是睡觉,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。体育是读书的休息,同样读书也是体育的休息。上班、看电视、跑步、劳动、做家务活、等等都互为休息。任何一项活动做长了都会疲劳,过了头就会造成兴奋与抑制的失调,时间久了就会带来障碍。从我自己来说,热爱工作、练习书法、喜欢收藏、上网谈对心理学的感悟,这四方面投入的精力都不少,但从来不感到疲劳,因为彼此之间是互为调节、互为休息的关系。

节选自《案例6320》

更多“认识篇”文章:

ACT睡眠公社研究文章。创作者:老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imian.net.cn/7471

(0)

相关推荐

联络微信
联络微信
扫码关注
扫码关注
返回顶部